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曲靖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对市人民政府、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年度述职报告的处理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16:12:48  浏览:993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曲靖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对市人民政府、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年度述职报告的处理办法

云南省曲靖市人大常委会


曲靖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对市人民政府、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年度述职报告的处理办法


(2006年6月24日曲靖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加强对市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任命的“一府两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监督,促进提高依法行政、公正司法能力和水平,根据宪法和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年度述职报告的处理在中共曲靖市委的领导下,由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进行,列入市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计划。

第三条 年度述职报告的处理坚持依法办事、实事求是,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原则。

第四条 向市人大常委会报送年度述职报告的范围:
(一)市人民政府市长、副市长、秘书长,市政府组成部门局长、主任;
(二)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
(三)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

第五条 述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学习方面:
1、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情况;
2、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情况;
3、学习宪法法律法规情况;
4、学习业务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情况。

(二)民主集中制方面:
1、遵守执行宪法、法律、法规情况;
2、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情况;
3、执行上级和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的情况。

(三)履职方面:
1、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情况;
2、明确工作思路,抓落实情况;
3、完成工作任务及工作效果情况。

(四)作风方面:
1、勤政廉政情况;
2、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情况。

第六条 每年度12月底前按照报送范围和报送内容要求,本人写出当年的书面述职报告一式四份,送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第七条 市人民政府市长、副市长、秘书长,市政府组成部门正职人员,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副院长,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副检察长的述职报告分别由常委会领导牵头,组织相关工作委员会进行初评,并向主任会议写出书面评议意见,评议意见经主任会议审查后向本人反馈。

第八条 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的述职报告由市人大常委会分管领导会同法工委进行评议,评议意见向主任会议报告并反馈本人。

第九条 主任会议审查述职报告的意见向常委会会议报告。

第十条 本办法由市人大常委会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通过之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厦门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发布厦门市环境保护局污染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理方案报备管理办法(试行)等5项规定的公告

福建省厦门市环境保护局


厦门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发布厦门市环境保护局污染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理方案报备管理办法(试行)等5项规定的公告


  为贯彻落实《厦门市环境保护条例》,有效保护环境,根据《厦门市环境保护条例》等有关规定,我局制定了《厦门市环境保护局污染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理方案报备管理办法(试行)》、《厦门市环境保护局行政代执行实施办法(试行)》、《厦门市环境保护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征求公众意见实施办法(试行)》、《厦门市餐饮业污染防治技术指导规范(试行)》、《厦门市环境保护局实施<厦门市排放污水收费暂行办法>的规定》等5项规定,现予公布。

  特此公告。


                            厦门市环境保护局

                           二○○四年九月二十八日

  主题词:环保 条例 规定 公告

  厦门市环境保护局办公室       2004年9月29日印发



厦门市环境保护局污染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理方案报备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预防环境污染事故,并在污染事故发生时及时采取有效应急措施,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有效保护环境,根据《厦门市环境保护条例》等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范围内,可能发生污染事故的单位应当制定预防与应急处理方案,采取有效预防和应急措施,预防和控制污染事故的发生。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可能发生污染事故的单位指:

  (一)产生、运输、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的单位。

  (二)产生、运输、使用、储存或处置属《中国禁止或严格限制的有毒化学品目录》中规定的化学品的单位。

  (三)《国家危险废物目录》中危险废物的产生、运输、利用、储存或处置单位。

  (四)生产、销售、储存或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及装备放射性同位素仪表的单位。

  (五)根据生产工艺特点,环保部门认为可能发生危害人体健康及污染环境事故的其它单位。

  可能发生重大污染事故的单位名单,由各环保分局根据本条第一款的规定提出有关单位名单,报市环保局确定。

  第四条 可能发生污染事故的新、扩、改建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包括污染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理方面的内容,并在申请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时报备《污染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理方案》。负责验收的环保部门应在验收时检查《污染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理方案》的落实情况,并将检查结果做为验收是否合格的依据。

  建设项目已竣工通过环保验收,并正式投产的可能发生污染事故的单位应于2005年3月30日前将《污染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理方案》报所在地环保分局备案。

  环保分局应将可能发生污染事故单位的《污染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理方案》报市环境保护局备案。

  第五条 污染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理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企业名称及地址、预防与处理污染事故的组织机构、责任人、应急队伍及联系方式等。

  (二)分析污染事故的隐患。包括,排查事故易发环节和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可能影响的范围等。

  (三)污染事故预防措施。

  (四)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措施,包括组织领导、现场应急、防护措施、善后工作等。

  (五)污染事故报告制度。

  (六)预防及应急措施的落实检查制度。

  (七)应急处理演练制度。

  第六条 环保部门经审查认为报备单位的《污染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理方案》需要修改完善的,退回报备单位修改完善。可能发生污染事故的单位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修改,并重新报备。

  第七条 各单位应加强安全保卫措施,定期检查,严格按《污染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理方案》落实各项措施。《污染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理方案》内容发生改变的,应及时重新报备,否则视为未报备。

  第八条 各环保分局应定期对可能发生污染事故(含重大污染事故)单位的《污染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理方案》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存在问题,应责令限期整改。

  第九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环保分局按《厦门市环境保护条例》规定依法查处。

  第十条 各环保分局要将有关单位的污染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理方案纳入污染源档案管理范围,完善“一厂一档”工作。

  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厦门市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并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厦门市环境保护局行政代执行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加强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工作,落实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项目整治恢复责任,根据《厦门市环境保护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厦门市环境保护局负责实施行政代执行的监督管理,市环境保护局各驻区分局(以下简称环保分局)负责辖区内建设项目施工期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活动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可以依法组织行政代执行,也可以依法履行统一监督管理职责,移交相关主管部门履行组织行政代执行的职责。由环保分局组织行政代执行的,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市范围内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责任人在施工期中拒不实施环境保护对策措施的项目,以及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项目责任人拒不履行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整治恢复责任的项目。

  第四条 建设单位或开发利用单位应将下列环保对策措施在便于公众了解的醒目位置明示公布,施工单位或开发利用单位应当严格落实:

  (一)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提出的施工期应落实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二)环保部门审批意见中规定的施工期应落实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三)经批准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治理、整治、恢复方案和相应的审批文件中规定的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对策措施。

  第五条 环保分局应对辖区内的在建项目及资源开发利用项目进行环境保护监督检查。

  本办法第四条规定的对策措施未落实、落实不到位或未在规定的时间内落实的,由环保分局向施工单位或开发利用单位发出限期履行通知书,责令限期履行,督促有关责任单位在规定的期限内履行法定义务,告知其在逾期不履行法定义务的情况下,环保分局将组织行政代执行,所需费用由施工单位或开发利用单位承担,施工单位或开发利用单位对此有陈述、申辩的权利。

  本办法第三条所列的项目没有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由环保分局向施工单位或开发利用单位发出限期履行通知书,提出有关的对策措施、整治恢复要求及履行时限,告知其在逾期不履行法定义务的情况下,环保分局将组织行政代执行,所需费用由施工单位或开发利用单位承担,施工单位或开发利用单位对此有陈述、申辩的权利。

  本办法所称代执行费用指环保分局启动行政代执行后,行政代执行实施单位为组织行政代执行所发生的全部费用,包括:前期费用、组织实施、实际执行及其它实际发生的费用。

  第六条 对本办法第四条第(一)项和第(二)项内容组织行政代执行的,由环保分局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审批意见,考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实际情况,提出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落实的具体要求,并组织行政代执行实施单位实施。

  行政代执行实施单位根据环保分局提出的要求,制定实施方案,报环保分局批准后实施。

  第七条 对本办法第四条第(三)项内容组织代执行的,由环保分局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和治理、整治、恢复方案及其审批意见,提出整治恢复要求,并组织行政代执行实施单位实施。

  行政代执行实施单位根据环保分局提出的要求,制定实施方案报环保分局审核。环保分局会同有关管理部门(必要时可请有关专家参加)组织审核,提出审核意见。行政代执行实施单位根据审核意见修改实施方案,报环保分局批准后实施。

  第八条 环保分局对每一类行政代执行项目组织代执行时,应组织3家以上实施单位,每次组织代执行时随机抽取。

  第九条 环保分局批准的行政代执行实施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行政代执行项目名称、实施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

  (二)行政代执行项目的实施内容、方式、措施、要求等。

  (三)行政代执行项目的完成时间及进度。

  (四)行政代执行项目的费用预算。

  第十条 环保分局组织行政代执行,应当向有关责任单位发出行政代执行决定书。告知其环保分局组织行政代执行的理由、依据、执行内容、执行时间、付费责任及数额、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环保分局送达行政代执行决定书后,立即组织实施行政代执行。

  第十一条 环保分局应依法监督行政代执行实施单位的执行情况。

  第十二条 行政代执行实施单位应于执行完毕之日起3日内向环保分局报告,由环保分局组织验收,并审核行政代执行费用。

  工程造价50万元以上的,由代执行实施单位委托有资质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审核后报环保分局。

  第十三条 经环保分局组织验收审核合格的代执行项目,由环保分局依法向有关责任单位发出责令限期缴纳行政代执行费用通知书,并告知逾期付款的责任。有关责任单位应在规定的期限内,按环保分局要求付费,逾期加收同期银行存款利息。

  有关责任单位逾期不缴纳行政代执行费用的,由环保分局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四条 行政代执行实施单位实施代执行,并不免除有关责任单位其它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的责任。

  第十五条 在组织行政代执行过程中,遇到妨碍执法或妨碍实施代执行的行为,环保分局应按妨害执行公务处理。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厦门市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并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厦门市环境保护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征求公众意见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条 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过程中,为充分听取公众意见,根据《厦门市环境保护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需征求公众意见的建设项目及征求意见的形式:

  (一)除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外,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前,发布公告,并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书面征求意见的形式征求意见。

  (二)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签订告知承诺书前,发布公告,并举行论证会和听证会。

  第三条 征求公众意见的时间:建设单位应当在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签订告知承诺书前征求公众意见。

  第四条 征求意见的对象:

  (一)项目建成后可能受到环境影响的单位、个人。

  (二)环保专业人士。

  第五条 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要求:

  (一)餐饮业项目公告应包括:项目地址、经营品种、经营面积、使用的燃料、排水去向、排污方式、烟囱位置和高度、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等;项目所在地环保分局的地址、联系电话、传真号码。公告时间不少于7日。

  其它项目公告应包含下列内容:建设单位(业主)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建设项目规模、主要生产工艺、主要原材料和产品;主要污染物种类、处理工艺、处理效果及排放去向;建成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项目所在地环保分局的地址、联系电话、传真号码。公告时间不少于7日。

  (二)以论证会、听证会形式征求意见的,应提前7日公告,告知举行论证会、听证会的时间、地点、项目基本情况及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

  (三)公众关注程度较高的建设项目,环保部门可视情况要求建设单位在当地新闻媒体公告。公告及征求意见应当在建设项目报批前完成。

  (四)参加听证会的单位代表和个人不少于3人,并可邀请环保专业人士参加。

  (五)环境影响报告书项目和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所征求的有效书面意见应不少于环保部门规定的数量,且其中直接利害关系人应占80%以上。

  (六)环境影响登记表项目或签订告知承诺书项目,应书面征求全部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单位和住户的意见。

  (七)征求意见材料上需注明被征求对象的姓名(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

  (八)公告文书版面不得小于36cm×55cm,公告内容要字迹清楚,并在建设地点便于公众了解的醒目位置张贴。

  第六条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报告表的建设项目,征求公众意见工作可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一并委托有资质的评价单位进行。

  环境影响登记表项目和告知承诺书项目业主可以自行征求公众意见,也可以委托第三方征求公众意见。

  第七条 项目建设单位报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签订的告知承诺书应当如实附具公众意见,并说明采纳或不采纳的理由。

  第八条 环保部门在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签订告知承诺书时,要充分考虑公众意见及理由。环保部门发现建设单位报送虚假公众意见的,提出书面意见,退回建设单位,并将有关情况报告国家环保总局。

  第九条 环保部门对征求公众意见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违反本办法要求的,依法处理。

   第十条 依法需要由环保部门组织征求公众意见的,按国家环保总局《环境保护行政许可听证暂行办法》执行。

  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厦门市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并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厦门市餐饮业污染防治技术指导规范(试行)


  为加强厦门市餐饮业污染防治,保障人体健康,促进餐饮业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厦门市环境保护条例》及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范:

  1.基本要求

  1.1 经营餐饮业的场所必须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新建的餐饮业原则上应建在规划建设的餐饮业专业经营集中区内,下列地点禁止开办可能产生油烟、噪声污染的餐饮业:

  (1)住宅楼。

  (2)距离住宅楼10米以内的建筑物。

  (3)未设餐饮业专用烟道的建筑物。

  (4)在建筑结构上与居住层直接相邻的商住综合楼楼层。

  (5)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

  (6)市人民政府明令禁止设立餐饮业的其它地点。

  1.2 餐饮业项目开办前,应得到环保部门的许可。开办后,应按要求向环保部门申报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强度,并依法缴纳排污费。

  1.3 经营餐饮业项目应根据污染防治需要设置餐饮业专用烟道、油烟净化装置、油水分离设施、泔水收集或处置装置和降噪减振设施,并按环保部门要求排污。油烟排放应符合《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WPB5-2000)。污水排放应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 1996)和《厦门市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DB35/322-1999)。噪声排放应符合《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振动排放应符合《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

  2.具体要求

  2.1 油烟排放口要求

  油烟应排入餐饮业专用烟道,烟气不得排入下水管道(包括污水管道和雨水管道)。排放的油烟和气体应不影响周围市民的生产、生活和学习。

  2.2 油烟净化装置要求

  经营者应安装国家环保产业协会认可的油烟净化设施。

  经营者根据所设置的灶头功率,折算成基准灶头数,按下表要求选购和安装设备,使安装的油烟净化设施和排风装置的处理能力达到下表中规定的要求。


规 模
小 型
中 型
大 型

基准灶头数
≥1, <3
≥3, <6
≥6

对应灶头总功率(108J/h)
≥1.67, <5.00
≥5.00, <10
≥10

对应排气罩灶面总投影面积(m2)
≥1.1, <3.3
≥3.3, <6.6
≥6.6

对应油烟净化设备排风量m3/h
2000-6000
6000-12000
≥12000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
2.0

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
60
75
85





  2.3 油水分离设施要求

  经营者应按照建设部《民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小型排水构筑物04S519》建设油水分离设施,或者安装经国家环保产业协会认可的油水分离设施。

  2.4 泔水收集处置要求

  经营者的有效营业面积达到或超过1000平方米的,应当配备微生物有机垃圾处理装置处理产生的泔水废渣;经营者的有效营业面积小于1000平方米的,可以配备微生物有机垃圾处理装置处理产生的泔水废渣,也可以设置规范的收集储存装置,委托专业单位收集处理所产生的泔水废渣。

  有效营业面积是指:用餐场所和厨房的总面积。

  2.5 降噪减振设施要求

  经营者所使用的冷却塔、风机、空调、增氧机等产生噪声、振动的设备,应选用低噪声、低振动产品,并采取降噪减振措施。安装位置应避开周围的噪声、振动敏感点。音响系统应控制音量,或采取隔音减振措施,避免影响周围市民的生产、生活和学习。

  2.6 污水排放要求

  经营者排放的污水应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没有市政污水管网的,应自行处理,达标排放。

  2.7 经营者的污染防治设施应定期维护,鼓励委托专业运营单位承包式运营,保证污染防治设施的正常运行,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

  3 本规范所称的餐饮业包括:经营性餐饮项目、单位食堂及含餐饮服务的其它经营项目。

  4 本规范由厦门市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并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厦门市环境保护局实施《厦门市排放污水收费暂行办法》的规定

  为贯彻实施《厦门市排放污水收费暂行办法》(厦府办[2004]78号),鼓励排污者自觉治理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排污者符合《厦门市排放污水收费暂行办法》规定的条件,向市政部门申请核退污水处理费时,需环保部门出具意见的,向项目所在地环保分局提出申请。

  第二条 项目所在地环保分局负责核定下列事项,并出具书面审核意见:

  (一)排水水质是否稳定达标以及达到的排放标准。

  (二)是否属于污水资源化项目。

  (三)是否已依法缴纳污水排污费或污水超标准排污费。

  第三条 排污者排放的污水进入正常运转且通过环保验收的二级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执行本市或国家污水三级排放标准。其它污水,不论是否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均按最终受纳水体功能执行相应的污水排放标准。

  第四条 排污者排放的污水未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且已达标,应依法缴纳污水排污费。

  第五条 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放污水应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超过本市或国家污水排放标准的,依法缴纳污水超标准排放费。

  第六条 本规定由厦门市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并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山东省土地复垦管理办法

山东省人民政府


山东省土地复垦管理办法
山东省人民政府




第一条 为加强土地复垦工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土地复垦,是指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第三条 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土地复垦和对土地复垦实施管理,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 土地复垦的范围包括:
(一)采矿、挖沙、取土等使地表直接遭受破坏的土地;
(二)地下开采引起地表塌陷的土地;
(三)采矿、冶炼、燃煤发电等生产过程中所排放废弃物压占的土地;
(四)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复垦的其它土地。
第五条 土地复垦遵循下列原则:
(一)谁破坏、谁复垦,谁复垦、谁收益;
(二)因地制宜,优先复垦成耕地;
(三)与生产建设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土地复垦的管理工作;其它有关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土地复垦管理工作。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和科研单位,积极开展土地复垦利用研究,推广土地复垦先进技术,提高土地复垦水平。
第八条 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对土地造成破坏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履行土地复垦义务。
破坏土地无法确定责任人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复垦。
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土地复垦规划,按规定报经批准后实施。
土地复垦规划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相协调。
第十条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经批准的土地复垦规划,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年度土地复垦计划,并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复垦后的土地应优先用于农业,宜粮则粮、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
第十一条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年度土地复垦计划,确定复垦项目和复垦义务人。
第十二条 复垦义务人应编写土地复垦实施方案,经行业管理部门审查同意,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第十三条 有土地复垦任务的建设项目,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设计任务书中应包括土地复垦的内容,并附具土地复垦设计方案。设计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用地面积、类别、等级,
(二)破坏的土地面积、类别及破坏程度,
(三)复垦工艺设计和措施,
(四)复垦所需资金预算及资金来源,
(五)复垦义务人、完成期限及要求,
(六)复垦后的用途。
建设单位违反前款规定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不得下达同意用地文件,计划部门不予立项。
第十四条 复垦义务人应自行组织复垦;确无能力进行复垦的,可由其他有条件的单位和个人承包复垦,也可向当地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交纳土地复垦费,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复垦。
承包复垦土地,应以合同形式确定承、发包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土地复垦费必须专款专用,其收取标准和使用办法由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物价、财政部门另行制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十五条 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的,建设单位和个人应按照当地人民政府的规定,将所占耕地地表耕作层剥离,用于土地复垦。耕作层剥离的深度一般不少于30厘米。
第十六条 土地复垦应充分利用附近生产建设形成的废弃物,并采取科学方法,防止造成新的污染。
对利用废弃物进行土地复垦的,拥有废弃物的一方和从事土地复垦的一方均不得向对方收取费用。
第十七条 生产建设单位和个人对其破坏的他人使用的土地,除负责土地复垦外,还应按规定向受损单位或个人支付土地损失补偿费和地面附着物损失补偿费。
第十八条 复垦义务人应按规定的时间和标准完成土地复垦任务。复垦项目竣工后,复垦义务人应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
第十九条 复垦的土地必须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原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不得拒绝接收。
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第二十条 复垦后的土地需要确定使用权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颁发土地使用证。
第二十一条 基本建设过程中破坏的土地,该土地复垦费用和土地损失补偿费从基本建设投资中列支。
生产过程中破坏的土地,该土地复垦费用从企业更新改造资金中列支;复垦后直接用于基本建设的,土地复垦费用从此项基本建设投资中列支。
第二十二条 复垦义务人已按有关规定缴纳耕地造地费的,不再承担土地复垦义务;免交或部分免交耕地造地费的除外。
第二十三条 土地复垦计划确定需由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复垦的土地,复垦资金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从耕地占用税、土地出让金、耕地造地费、土地闲置荒芜费等资金中列支。
下级人民政府组织的面积超过75公顷的土地复垦项目,由省人民政府予以补助。
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采取措施,鼓励有复垦能力的单位和个人将需由政府组织复垦的土地承包复垦。复垦后的土地按谁复垦、谁受益的原则,优先确定给复垦单位和个人使用,并享受国家规定的减免税等优惠政策。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应剥离耕作层而未剥离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处以每平方米2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不履行或不按规定要求履行土地复垦义务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缴纳复垦费,专项用于土地复垦,并可按国家和省的规定处以罚款。
第二十七条 依照本办法规定实施罚款处罚时,必须使用省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票据。罚款全部上交国库。
第二十八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九条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在土地复垦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 对本办法施行前已造成破坏的土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清理,明确复垦义务人,并按本办法规定进行复垦。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1999年2月1日起施行。



1999年1月18日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